2025年5月24日,为深化教学成果、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我院于教学楼114、519、616教室组织开展2025届药物制剂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答辩分为四个小组展开,82名学生参与,由王科博士、李景丽教授、牛乐博士带头的12位专业教师组成评审小组。
答辩现场秩序井然,全体学生以PPT为载体,系统阐述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王科教授提出“西药与传统西药的本质区别”这一专业命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深度与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能力,此问题引发学生对专业理论与实践关联的深入思考。
经评审发现,论文质量仍有提升空间。格式层面,标点符号错用、混用现象频发,如分号与逗号混淆、句末标点缺失等;论文整体排版存在字体字号不统一、段落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削弱学术严谨性。
内容表述方面,口语化表达泛滥,学术术语运用不足,且论据单薄、论证浮于表面,难以有效支撑核心论点。内容体系构建上,逻辑架构松散,关键概念界定模糊,部分论文因疏漏导致数据引用不完整、文献标注缺失。结构布局中,章节顺序缺乏内在逻辑,段落过渡生硬,过度分点致使内容重复堆砌,影响论述流畅性与可读性。
在这场答辩中,十二位评委以他们的学术眼光与专业洞察,为每一篇论文精准“问诊”、悉心“开方”,让学生们在迷茫中找到清晰的优化路径。毕业论文,是学生学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试金石”,容不得半分浮躁与敷衍,每一处论证都需经得起推敲,每一个观点都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历经这一日的激烈思辨与深度沉淀,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修改的良策,更是在学术之路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成果。相信他们将以此次答辩为全新起点,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论文进行雕琢,从学术规范到创新突破,力求尽善尽美。坚信在不懈的努力下,他们定能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为本科生涯画上圆满句号,我院也将以严谨治学为笔,持续书写培育学术英才的华章,为学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磅礴活力。以创新为帆,实践为舵,在学术的海洋里破浪前行,铸就教育领域的卓越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