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帮助教师们突破备课瓶颈,提高备课效率与质量,9月17日,药物制剂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了以“如何高效备课”为主题的经验交流研讨会。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宝贵经验,各抒己见,还创新性地融入AI工具应用,为备课环节注入新活力。
研讨会伊始,教研室主任杨杜老师指出,药物制剂专业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且行业发展迅速,新剂型、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对教师们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效备课并非简单地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而是要从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深度融合,如今AI工具也能成为这一过程的有力辅助。"

随后,拥有多年分析化学教学经验的贾田芊老师,将“靶向设计”作为高效备课核心,还融入AI工具提升精准度。她先借助豆包梳理分析化学课程大纲,让AI协助把滴定分析、仪器分析等核心模块拆解为12个知识单元,并结合历年教学反馈标注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与难点,节省了大量时间。每个单元明确“基础概念掌握、公式灵活运用、实验误差分析”3个目标。备具体章节时,她依据AI标注的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并融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应用场景。为强化单元目标,她还用DeepSeek检索同类型课程优质练习资源,结合教学需求筛选、改编,形成对应三大目标的针对性练习。通过“AI辅助目标拆解+难点标注+针对性练习”,让理论教学更扎实、实践指导更具体。

此外,王月妍老师分享了无机化学高效备课经验,针对学科知识点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她采用了“三维整合”法。一是整合教材与行业案例。通过豆包关键词检索“药物合成无机反应原理最新案例”,快速收集近两年行业实际应用案例融入课堂,增强内容实用性;二是整合多媒体资源。对原子结构、反应过程等抽象内容,用DeepSeek筛选适配动画素材;三是整合习题资源。借助AI具按难度分级筛选基础题、拔高题,精准匹配教学环节需求并分层次嵌入。这种融AI的备课方法,助力学生轻松理解复杂知识点,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与学习效果。
郭敏老师结合教学经验,针对波谱分析课程提出“三步高效备课法”第一步“抓核心减冗余”。她将波谱分析整体教学框架上传至豆包,让AI协助梳理红外官能团识别、核磁氢谱解析等高频考点与实用内容,快速明确备课重点;第二步“联案例强应用”。通过DeepSeek定向收集药物研发中“质谱确认杂质结构”“红外验证药物晶型”等真实案例;第三步“设互动破难点”。针对核磁化学位移计算等难点,让豆包生成“图谱找茬”等互动题目。郭老师表示,融入AI的三步法能精准把控备课重点,大幅提升了备课效率。

研讨会最后,各位教师就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如如何平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有限的备课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准备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多项共识。大家一致表示,此次研讨会收获了许多实用的备课方法和经验,未来将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备课工作中,不断优化备课策略,提升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药物制剂专业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