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协同发展,2025年9月12日医药工程学院药物制剂教研室组织开展观摩课活动。教研室主任杨杜老师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了郭乃妮教授主讲的《有机化学》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课堂教学,通过“观-议-研-悟”一体化教研模式,共同探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创新路径。

创新教学展示:融理论于实践
郭教授紧扣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性与药物应用”为主线,创新设计“问题链-案例库-实践环”三维教学体系。运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实时展示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分子的结构模型,引导学生通过官能团分析推导化学性质。并结合药物合成实例和制剂稳定性案例,将抽象的有机化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专业认知,帮助学生建立“结构-性质-应用”的知识体系。同时,郭教授通过“药物研发中的创新故事”和“绿色合成理念”双线渗透,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


多维观摩研讨:共探教学优化
观摩结束教研室随后组织研讨交流。基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学效果”三维评价框架,教师们围绕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信息技术融合、思政育人效果等维度展开深入讨论。通过课堂教学实录回放和学生学习效果分析,形成重要共识:一是在羧酸衍生物性质讲解中,可进一步强化与药物制剂专业的联系,如增加药物水解稳定性案例分析;二是建议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可以设计“羧酸类药物结构修饰与优化”等探究性任务,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完善多元评价机制,通过小组汇报、方案设计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构建成长共同体:推动持续改进
本次观摩课活动是药物制剂教研室构建“教学成长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教研室将继续深化“观课-议课-仿课-创课”四阶教研机制,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专题研讨、教学竞赛等活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同时,教研室将建立跨课程协作机制,促进有机化学与药剂学、药物分析等课程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药剂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