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优化,2025年4月9日,药物制剂专业在教学楼604开展了《微生物学》第六章“微生物代谢”集体观摩课活动。本次课程由专业带头人王科博士主讲,授课对象为药物制剂2301班,药物制剂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观摩研讨。
王科博士以“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与应用”为主题,从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切入,结合制药工业中的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了微生物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特点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关键作用。他首先通过动态模型演示了糖酵解、TCA循环等核心代谢过程,强调微生物代谢网络的高效性与可调控性;随后,结合青霉素生物合成、维生素发酵生产等实例,深入剖析了代谢工程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理论与产业实践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王科博士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教学创新力。他巧妙运用“代谢路径拼图”互动游戏,将抽象的生物化学过程可视化;通过对比细菌、真菌的代谢差异,启发学生思考微生物资源开发的策略;同时融入学科前沿进展,如CRISPR技术对代谢通路的精准编辑,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探索热情。
在研讨环节中,教师们围绕王科博士的授课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公开课内容设计精良、课程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理论讲解层层递进,尤其注重核心概念的深度剖析,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知识要点;在讲解主干知识时,有机融入药学化学基础(如酶抑制剂结构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编辑对代谢通路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思维。
同时,与会教师特别肯定了王博士对课堂节奏的精准把控,其通过“讲授-案例研讨-小组汇报”的螺旋式教学设计,实现了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平衡,课堂互动率达90%以上。

本次观摩活动是药物制剂专业推进“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建设、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通过集体研讨与思维碰撞,教师们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更在课程设计、思政融合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学院将持续搭建教研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药物制剂人才、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