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学院

医药工程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校企联培启新程,产教融合强技能——医药工程学院2022级药物制剂专业开启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工作
发布日期:2025-06-18    访问量:

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院采取“双导师制”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以“分组轮岗”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构建产教融合培养体系,打造校企人才输送长效机制,实现课程与岗位精准对接,促进教学科研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2025年6月16日,医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精心策划并全面部署,将22级药物制剂专业56名学生按兴趣和岗位能力分为5组,每组并配备1名校内导师。在唐晓冰副院长的带领下,各导师组织学生分别前往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重药控股陕西医药有限公司、陕西康瑞安集团医药有限公司、陕西健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及西安润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

严守学生安全底线,筑牢实习实践防线

为确保生产实习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学院构建“双导师协同管理”体系,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实习全过程指导与监督。校企双方依据学校生产实习相关制度与企业质量管理要求,联合制定了《生产实习协议》、《安全应急预案》等文件,重点强化GMP规范执行与安全生产管理等。在过程管控方面,实行严格的“5+1”考勤制度,即每日4次钉钉定位在岗签到,1次线下返校签到,并建立“双线督导”机制,即线上通过微信学习群或钉钉群每日收集工作日志查验学生实习情况,线下安排各组带队教师每周深入企业抽检及校企导师每周联合巡检,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推行“学生日志-导师周评-学院月结”的三级反馈制度,建立考勤异常与日志质量动态预警系统,并开通24小时应急联络专线。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实习过程全记录、动态可监控、质量可追溯的管理目标。

横向拓宽岗位视野,纵向深化专业能力

本次实习涵盖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及医美产品制造等多个领域,五家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制实习内容,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在实战中成长。

陕西康瑞安集团医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综合性医药企业,康瑞安集团为学生提供了材料检验中心、注册服务中心、质量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的轮岗机会。实习期间,学生将参与药品注册材料整理、质量分析检测、临床数据收集等基础性工作,全面了解药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全流程管理。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作为西北知名现代化药企,专注于中成药、化学药及生物制剂的研发生产,主营“沙多力卡”和“四季抗病毒合剂”等产品。实习期间,企业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岗前培训涵盖企业文化、GMP规范等核心内容,帮助其快速融入企业并掌握基本工作准则。在生产实践环节,学生将参与片剂、胶囊及口服液的配料、制粒等关键工序操作,并负责相关参数记录,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此外,学生还将学习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先进仪器的操作技能,并依据药典标准开展溶出度等检测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严格标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陕西健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专注于固体制剂生产领域,学生在此实习期间,将被分配至外包间和内包间,系统学习药品包装工艺以及GMP现场管理规范。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学生将熟练掌握铝塑包装、装盒、喷码、装箱等关键包装流程,并深入了解自动化包装设备的运行原理,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重药控股陕西医药有限公司专注于医药流通领域,学生在此实习期间,将被分配至仓储、质检及销售采购等部门,系统学习药品物流管理及质量管控规范。通过参与实际业务操作,学生将熟练掌握药品入库验收、仓储管理、质量检验以及销售采购流程等关键业务环节,并深入了解医药供应链管理体系,积累医药流通领域的实战经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

西安润玉医疗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长期深耕于医疗美容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领域。在实习期间,学生将有机会在生产技术员、QA(质量保证)、仓储管理等多个关键岗位进行轮岗学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深入了解医美产品的生产标准与工艺流程,掌握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同时学习数字化仓储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操作方法,并熟悉医疗行业特有的监管要求,从而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时代新人

本次生产实习有效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在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深入了解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为后续校企联合研发和人才定向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医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强调,将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一是在合作维度上,横向拓展优质医药企业战略伙伴关系,纵向构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平台。二是在培养模式上,实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养”,共建促进成果转化的联合实验室,优化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实习管理体系。三是在发展目标上,为学生打造个性化职业发展通道,为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可持续的校企协同发展生态。通过建立“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成果共享”的新型合作关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最终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