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突破传统教育理实脱节瓶颈,依托企业真实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助力课程体系优化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25年8月26日,医药工程学院副院长唐晓冰、教研室主任杨杜、马翠霞一行再赴重药控股陕西医药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副总经理郝亚绒、综合办公室行政总监姚翠芳共同签署协议,在原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大学生实习基地。此举旨在通过更系统、更深入、更贴近产业实践的培养模式,共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医药专业人才。

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深度融合新阶段。此前,学院与企业在人才交流、生产实习等方面已奠定良好基础。实习基地的升级建设,不仅是对既往合作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战略、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关键举措。通过校企协同构建“实战平台+育人体系”双轮驱动机制,真正形成“1+1>2”的资源聚合与人才共育效应。
新建实习基地将打造为融“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职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平台。企业方将依托其全省医药流通网络、严格的GSP质量管理体系及丰富的医药市场运营经验,为学院学生开辟涵盖药品物流管理、医药市场营销策划、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操作等多维轮岗实习通道,配备业务骨干与技术专家担任企业导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开展实践指导,切实保障实习成效与人才培养质量。
重药控股陕西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亚绒指出:“与镐京学院的深度合作,是企业推进人才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路径。我们欢迎更多青年人才走进企业一线,公司将全力提供资源保障,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同时也积极借助学院的科研与智力支持,共同开展行业现实课题攻关,构建校企共赢、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医药工程学院副院长唐晓冰表示:“此次合作实现了从传统‘输送—接收’模式向‘共建—共享—共育’深度互动模式的转变。学院将紧扣企业实际与行业前沿,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实践课程、毕业设计与企业真实项目有机结合,构建‘课程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基地建设不仅服务学生成长,也为教师提供了产学研融合平台,对学科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医药工程学院通过强化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教育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环境、确立职业目标,实现校企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共赢。今后,学院还将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合作企业类型与层次,构建多路径、全覆盖的实践育人平台,为培育新时代医药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教育整体质量提供坚实支撑。
